您的位置: 首页 > 齐点淄博 > 看电视点播 > 新闻综合频道 > 今晚18点

乡村振兴录:打开山门抱团拼 大张庄镇焕然一新
中华宽带网 2023-05-16 20:28:25 字号:- +

沂源县大张庄镇作为地处山东屋脊的山区农业镇,这几年,他们摆脱单一的林果产业,打开山门走新路,让世代守在山里的村民们走上了乡村振兴的致富路。淄博市广播电视台年度策划乡村振兴录第一季——在那鲜花盛开的地方,让我们一起走进沂源县大张庄镇,感受那里的勃勃生机。

从淄博市中心城区出发,穿越崇山峻岭、跨越河流水溪,经过2个多小时的车程后,记者来到了沂源县大张庄镇南岩片区。这里地处沂源、蒙阴、新泰、莱芜四地交界处,南依孟良崮、西通徂徕山。全片区6个行政村常驻人口只有2000多人,还不及平原地区1个村人口数的一半。前些年,当地群众的生活过得并不富足。 

沂源县大张庄镇南岩四村党支部书记  村委会主任  赵卫祯 :过去,也有不少外地客商来村里租赁土地,顶多流转个十亩、二十亩,再想多流转很难做通每家每户的工作,一来二去也就不了了之了。

 

原来,阻碍当地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还是在土地。南岩片区拥有近4000亩山地,因为沟壑纵横的地形而难以充分利用。要发展现代农业,就要需要挨家挨户和当地群众签土地流转协议,而且很难得到连片耕地。如何破解这一难题,一直是摆在镇党委政府面前的重要课题。

沂源县大张庄镇党委副书记 镇长 李树春 :为彻底解决土地碎片化问题,加快推进土地规模化经营,我们结合镇村实际,创新推行了土地“预流转”模式,就是把村民零碎的土地资源,通过“预流转”的方式集中起来,先“筑巢”再“引凤”,实现农业项目“签约即拿地、拿地即开工”。

为此,大张庄镇在全市率先启动了“土地承包费收缴工作”,对各村的陈年旧账进行了彻底清收,累计收取承包费近5000万元。在此基础上,村民与村集体签订土地“预流转”协议,把零碎的土地资源流转到村集体,再由镇村统一平整后,以集中连片的土地资源吸引涉农企业进驻。

沂源县大张庄镇南岩责任区书记  李洁 :通过土地“预流转”,过去土地流转中的一些棘手问题,比如土地承包合同不规范、土地流转费长期拖欠等问题,都得到了有效解决,也为我们进一步用好土地资源,更好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筑牢了发展的根基。

在镇党委、政府的宣传发动下,南岩四村成为当地最早开展土地预流转的行政村,村党支部动员党员打头阵,把原本零散的300多亩山坡地集中起来。镇党委、政府适时招引圣邦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进驻。经过一年多的发展,一片蔚为壮观的“梯田”呈现在当地群众眼前。

沂源县圣邦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 周在刚 :我们流转经营后,实现了大型农业机械耕种作业,进一步降低了种植成本,每亩地收益提高了30%以上。

沂源县大张庄镇南岩六村村民 于朝信 :我原来有6亩土地,现在一起流转给了圣邦农场,现在每年不仅能有3600元流转费,而且还能到农场里干活,又增加了一份收入,一年下来就有两份收入了。

“土地预流转”模式取得成功后,为了迅速推广这一成功模式,大张庄镇决定以党建共同体为载体,探索走“基层党组织抱团振兴、村企融合发展”的新路子,实现乡村振兴。他们将南岩片区下辖的南岩四村、南岩五村、南岩六村等6个村党支部和圣邦农业1个企业党支部联合起来,成立了多彩南岩党建共同体,同步成立了多彩南岩乡村振兴示范片区。

沂源县大张庄镇文化旅游服务中心主任 多彩南岩共同体党委副书记 王树娟  :党建共同体成立前,村与村之间、企业与村之间,你是你,我是我,各类要素资源分割,得不到统筹利用,融合发展、抱团振兴更无从谈起。党建共同体成立后,通过构建全区域统筹、全要素管控、全方位联动、全领域融合的工作格局,进一步凝聚了村村、村企共建合力。

多彩南岩党建共同体成立后,在全区域推广土地“预流转”,大力发展了西红柿、黄瓜、辣椒等温室大棚项目。现在,这些依山而建的大棚年产蔬菜已达到1万吨以上,实现区域内各村集体收入稳定超过2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3万元。

沂源县大张庄镇党委书记 宋作锋:通过成立党建共同体,实现了土地连片发展、村企全面融合。我们决定,依托党建共同体,继续做大做强“粮、油、菜、果、药”产业新高地,整建制推进农业现代化,构建立体式、多元化的现代农业发展新体系。

一鼓作气,大张庄镇又先后成立了金穗赤坂共同体,跟多彩南岩共同体一起与农发集团合作,建设五千亩优质粮油种植基地;成立峰旋蔬绿党建共同体对接国投集团、尊海食品、中交烟台等,建设1000亩智慧果蔬大棚项目,努力抢滩预制菜新赛道;成立红色崮乡党建共同体与中商国开对接,建设1000亩金银花、丹参等中草药产业园;成立沂河之源、汶河之源、百果之乡、顶好乡村党建共同体与省供销社服务公司深度合作,集中提升7万亩桃园品质。


沂源县大张庄镇党委书记 宋作锋:按照“镇党委全面统筹、共同体党委区域建强、村企党支部点位突破”的总体思路,在每个党建共同体至少建设一个联建产业项目,在每个村至少发展一个“一村一业”项目,努力实现企业发展、集体增收、群众致富的共富目标。

现如今,大张庄镇已累计流转土地近万亩,为2000多名农民提供了家门口就业岗位,全镇44个村集体收入均稳定超过10万元,力争年底前80%以上村集体收入突破20万元。脚下土地,步步生金,当地群众的日子越过越红火。热土之上,沂源县大张庄镇的乡村正在振兴中蜕变。


淄博市广播电视台记者   吕  宁


编       辑:吉玉爱

值班主任:卢   亮

编       审:  杨   剑



编辑:
分享至:

扫码下载

齐点淄博APP

扫码关注

齐点淄博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

齐点淄博抖音号

扫码关注

齐点淄博快手号

淄博市广播电视台主办

举报邮箱:ztzbs@163.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3-6212015

鲁公网安备 3703030200002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08号 鲁ICP备0905465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532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