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齐点淄博 > 推荐 > 推荐

快递新规实施一周后,你接到快递员的上门电话了吗?
中华宽带网 2024-03-07 14:48:42 字号:- +

□淄博市广播电视台记者 董玮


货还没见,网购页面已不声不响地更新为“已签收”;注明了送货上门,很大很重的东西却还得自己去搬;快递员不告知,就直接把包裹投进快递柜,超时还要付保管费……长久以来,这些快递服务“顽疾”一直困扰着消费者,也成为用户投诉的“重灾区”。


从3月1日起,《快递市场管理办法》正式实施。新规明确,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未经用户同意,不得代为确认收到快件,不得擅自将快件投递到智能快件箱、快递服务站等快递末端服务设施,最高将处以3万元罚款。快递“上门难”问题,是否能得到真正解决?快递员、快递公司又如何应对呢?


新规落地 
收件人有不同的感受

图片


不少消费者表示支持,他们认为快递本来就应该是送上门的,放到快递柜或驿站是增加消费者的不便。


“我和父母不住在一个区,有时在网上给他们买东西就直接写他们的地址,但快递经常直接被送到驿站,老父亲用智能手机不太熟练,每次取快递都挺麻烦。”市民刘女士说,重量轻的小件也就算了,比较重的快递老人去拿实在不放心,“我觉得新规很好,支持。”


消费者李先生之前曾冒雨去不同地方扛了20斤猫粮、拿好几个快递,他坚定地要求快递送上门:“我不反对放驿站,但买了5个快递给我放在不同的地方,一个地方取完又去另一个地方取,很烦!现在我就想送上门。”


不过,有人喜欢送上门,也有人更青睐驿站。


喜欢网购的冉女士表示,自己平时要上班,没法保证快递送来时家里都有人,“我挺喜欢快递放驿站,什么时候有空了就去拿,方便快递员也方便自己。”


消费者黄女士也表示,自己不想暴露隐私,快递放在驿站更安全,“我收货地址直接写的小区快递驿站,方便快递员投递,自己隐私也得到保护,何时取都自由,挺好的。


快递员认为工作难度增加
有快递网点称:招快递员更难了

新规实施后,一些快递员则表示新规定的实施,对其不产生任何影响,比如快递费用相对高的顺丰速运、京东物流,“派前电联”“送货上门”本就是其基本服务标准。


而被电商平台普遍选用的“通达系”(中通、申通、圆通、韵达等)费用低廉,需要更大的送货量来平衡派送成本,通常不能做到送货上门,而是采用寄放快递驿站、快递柜的方式,此次快递新规将对其经营带来巨大挑战。据报道,基层快递员表示一天多打近200个电话,工作时间增加近3小时。


图片

对于快递新规的可执行性,驿站和快递网点的从业人员都表示,让快递员向每一位快递接收者都打电话很难实现。


“我们网点的业务员,一人一天要送300至400件快递,如果每件快递都打电话通知,打电话就要占用很长时间,送货效率会大大降低。”中通快递一营业网点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业务员打电话需要花自己的话费,而他们送一件快递只赚9毛钱,如果遭到投诉还要罚款,对于快递业务员来说,工作很难进行。“我们网点缺三名业务员,发布招聘信息几个月也没招到人,快递新规一推出,招业务员就更难了!”


图片

“送货上门”考验“末端服务”
企业应主动作为

服务差异化客观存在,有专家认为,优化“最后100米投递”需多方努力


对于快递新规,各快递企业表示,将严格落实相关规定,持续提升服务质量,有些快递企业已经在尝试通过技术手段缓解快递员的压力。一家快递网点的负责人表示,他们已经向总部提出需求,考虑用技术手段,在快递员派件前由智能客服给客户打智能语音电话,“确定好这个件送到哪里,在快递员的派送APP显示出来,这样就能减少小哥打电话的时间。”


一些业内人士也表示,新规施行后,可能会影响到派件速度,客观上也会增加运营成本。如果增加快递员的派件费,相对应的快递费用也可能上涨。


“我们国家电商快递业务占到了全部业务的85%左右。”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快递物流分会副会长徐勇介绍说,要解决“最后100米投递”的矛盾,就要让消费者有选择权,而这需要上游的电商、下游的快递企业和有关部门共同制定规则,比如,消费者在电商平台下单时就可以选择快递投递方式,不同的选择有不同的价格。


央视评快递新规施行
实施并不是终点

此次新规强调了收件人具有选择权,有助于提升快递服务的质量,但由此也有一些担心,如果一段时间内始终联系不上收件人,那该怎么办呢?相信新规实施并不是终点,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细则,才能让快递服务更加人性化、精细化。


来源:央视《新闻周刊》、海报新闻、中国江苏网、“青年报”微信公众号、闪电希望你

编辑:

扫码下载

齐点淄博APP

扫码关注

齐点淄博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

齐点淄博抖音号

扫码关注

齐点淄博快手号

淄博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举报邮箱:ztzbs@163.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3-6212015

鲁公网安备 3703030200002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08号 鲁ICP备0905465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532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