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齐点淄博 > 淄博广电 > 融媒 > 融媒列表

一季度接待国内游客1.8亿人次,好客山东“宠粉”模式再升级
中华宽带网 2025-04-24 16:55:14 字号:- +

暮春时节的齐鲁大地,文旅产业春潮澎湃。4月23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发布的数据显示,服务业开局平稳,1-2月,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2%,比上年全年提高了1.0百分点。其中,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业收入增长20.0%。

记者从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一季度山东旅游市场实现量质齐升。全省接待国内游客1.8亿人次、同比增长9.5%,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195.1亿元、同比增长10.7%。全省接待入境游客28.3万人次,同比增长80.9%。

随着"五一"小长假临近,文旅市场持续升温。携程平台数据显示,山东机票预订量同比激增40%,入境游订单增幅达77%。值此关键节点,2025山东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进入倒计时,数字文旅、海洋旅游、红色研学等新业态蓬勃发展,智慧景区、沉浸式体验、非遗展演等创新场景次第绽放……政策与市场的双重利好下,山东通过一系列精准的“宠粉”策略和持续升级的“上分”操作,将“好客山东”品牌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吸引力。

“宠粉”组合拳重塑产业赛道

组织演唱会、音乐节不少于5000场,推动全省重大文旅项目年投资达到500亿元以上,持续培强16个精品旅游产业集群、开行“齐鲁1号”旅游列车…… 2025年的山东文旅,正用一套"宠粉组合拳"重塑产业赛道。

在阿胶之乡东阿县,千年药香正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体验。"来咱这儿可不只是逛景点,游客能动手做香囊,品尝阿胶养生药膳和天龙驴肉宴,玩着学认百草,还有阿胶非遗演艺情景剧可以看!"东阿阿胶文旅事业部总经理张庆伟告诉记者,"去年,东阿阿胶中医药文化旅游区接待游客超百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1亿元,游客人均消费较往年涨了25%。"

近年来,山东深入挖掘齐鲁文化,靶向突破细分领域,文旅产业实现进阶式提升,文旅“菜单”越来越丰盛。去年,“景区焕新”直接上新1个5A级景区、1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还有17家4A级景区和2个省级旅游度假区。荣成烟墩角村直接冲进联合国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榜单,3个乡村振兴案例被世界旅游联盟点赞。住宿业提质方面,7家五星级酒店、35家四星级旅游饭店集体亮相,就连民宿也实现进阶——36家五星级民宿全新上线。“会玩的”还要数研学游,"好客山东 见识齐鲁"品牌亮相,154项研学游惠民措施登场,直接带动600万人次“边玩边长知识”。

"刷到日照那个带空中连廊的酒店没?穿上拖鞋就能溜达到海边!"济南的齐女士早早在小红书收藏了攻略,"五一必须带娃去躺平!"她心心念念的日照开元森泊度假乐园即将在“五一”正式迎客,主打从晨曦到星夜的“一站式”滨海度假新体验。建有水上乐园、海洋主题餐厅、亲子主题乐园、原生态主题度假屋、集中酒店等,预计今年接待游客33万人次、实现2亿元营收,整体带动5亿元旅游消费。

持续“宠粉”模式下,山东加快培育文娱旅游新型消费业态,创新“百业+文旅”消费场景,文旅市场持续火爆,综合带动能力不断增强。体量更大。去年全省接待游客9亿人次,旅游收入首次破万亿,文旅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6.7%左右,重要支柱产业地位逐步彰显。爆款更多。淄博烧烤,曲阜尼山圣境,临沂琅琊古城,大明湖超然楼等,既给人们舌尖上的满足和沉浸式体验,又诗意浪漫,情绪价值拉满。效能更好。2024年全省共举办文旅促消费活动1.5万余场、营业性演出6万余场、文旅惠民活动50余万场,“与辉同行阅山河”4天直播带货528.6万单,整体销售额2.58亿元。

诚意满满为“宠粉”兜底

“到2027年,全省年接待游客超过10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1.3万亿元,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5.2%。”今年,从发布目标政策到拿出真金白银,在“宠粉”的路上,不仅省级层面,16地市以及各地文旅企业,都拿出满满诚意,线上线下火力全开。

“2025年,我们将联动金融机构推出不少于5000万的消费减免优惠。”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喻剑南表示,今年将在优惠放送、活动组织、产品供给、环境营造方面持续发力,“营造人人参与、全民宠客的浓厚氛围,千方百计让游客在山东玩好、吃好、住好、买好,畅游齐鲁、乐GO山东。”

文旅业界越来越擅长抓住每一个流量入口。2月9日,刀郎济南演唱会前夕,全省多家景区和酒店推出联动优惠,打造“演唱会+文旅”新引擎。在此之前,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政策例行吹风会,邀请多部门解读《关于进一步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措施突出山东特色,提出“扩大鲁菜全国影响力”“发展冰雪旅游、康养旅游、生态旅游、工业旅游”“创新发展健康美业”等一揽子具有山东特色的政策举措。

如今,文旅跨界融合,赢来更广泛的社会共识。3月28日上午,“以花为媒·邂逅青岛”首届青岛市赏花节启幕。赏花节将文化旅游与商贸、体育、园林、农业等多产业深度融合,推出赏花踏青、美食品鉴、展演巡游、非遗市集等6大板块100余项特色活动,形成“满城花香、全域联动”的新格局。丰富多彩的活动将“赏花流量”转化为“文旅增量”,实现“一朵花带动一座城”。据悉,从3月下旬至5月下旬,青岛将整合全市旅游资源,创新推出一系列多元化旅游产品、精品线路及惠民政策,把赏花节打造为青岛春季文旅核心IP,持续激活城市活力与消费潜能。一场以花为媒、以节造势的文旅盛宴,正向全国游客发出诚意满满的“春日邀约”。

来源:烟台市文化和旅游局

山东人好客的热情,正毫无保留地向海外游客敞开。4月11日,来自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的150名游客齐聚济南明水古城,共同启动东南亚“百团万人游山东”赏花季暨“Spring Jinan”入境游推广季;4月15日,东南亚“百团万人游山东”赏花季活动接续走进“中国牡丹之都”菏泽,80余名游客以花为媒、以文会友,沉浸式体验春日菏泽的国色天香。据悉,为发展入境游,山东印发了《“引客入鲁”奖补办法》,安排2000万元专项资金,重点对组织招徕入境游客、境外营销作出突出贡献的旅行社予以奖补,及时发放。此外,今年还将陆续开通东南亚、俄罗斯入境旅游包机,提升曲阜“中华优秀文化国际研学营地”,组织400家以上境外旅行商来鲁踩线考察,举办香港“百家社团分享山东”、东南亚“百团万人游山东”等活动。

在政策驱动下,一季度,全省共接待入境游客28.3万人次、同比增长80.9%,涌现出欧罗巴2号、韩国公园健步球等一批入境大团队,央媒、外媒多次专题报道山东入境热点,全省入境旅游市场实现“开门红”。

宠粉方式持续“上分”

产业基础打得牢、产品供给花样多、政策支持跟得上,最终都是为了做到消费者心坎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看重文旅消费带来的体验感,更希望在消费过程中增长见识、体悟文化、丰富社交、获得情绪价值。山东不断解锁文旅消费新场景,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消费体验,释放消费活力。

近年来“跟着演出旅行”成为潮流,人们愿意为了观看一场演唱会或音乐节而前往一个城市,这种“票根经济”正在成为一种新的旅游消费模式。

“五一假期来泉城赴音乐之约,必须把大明湖、趵突泉、明水古城这些必打卡景点都装进行程单才够圆满。” 5月4日,“万物安生时”李健世界巡回演唱会即将在济南举行,北京歌迷张楚然早已精心策划了“演唱会+深度游”组合攻略。今年以来,山东的演唱会市场为拉动文旅消费“添了一把火”,各地相继推出“凭演出门票解锁景区福利”活动,实现演艺经济与旅游资源的联动。

年初刀郎演唱会举办期间,济南文旅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酒店订单、景区门票销售比前一个月同期分别增长67%、75%,接送机订单增长31%。山东在“演唱会+文旅”赛道上的宠粉力度再升级,2025年全省计划组织演唱会、音乐节等不少于5000场。

小小票根释放消费引力波,既可以是演唱会通行证,也可以是旅游列车体验券。4月初刚刚正式开行的“好客山东·齐鲁1号”旅游列车,目前广受好评。在特色美食餐车品尝着周村烧饼与莱芜香肠的特色组合,佐以融味咖喱鸡排饭套餐,乘客王先生惊叹道:“菜品味道好价格实惠,服务还非常到位,真颠覆了我对传统餐厅的印象!”

“就目前的运营情况来看,餐车提供的16地市特色美食、下午茶以及烤串等夜宵很受欢迎,乘客都在为价格、味道和服务点赞。另外38元/位的不限时棋牌室,非遗文创产品例如“齐鲁1号”立体书、旅游宣传手账、旅游地图等产品都很畅销。”山东凯瑞集团董事长助理、市场营销总监侯明敬告诉记者,“目前乘客以驴友、亲子家庭和年轻人为主,主要是短途游。预计随着后期车次和站点的调整,长途游人群会增加。”

“齐鲁1号”这趟移动的“吃喝玩乐”列车,像根金线把沿途城市的景点都串成了“珍珠链”。为了让游客玩得更尽兴,沿线城市都拿出了诚意满满的优惠大礼包。在淄博,拿着车票能去近40家酒店民宿享受最低五折入住,还有近20家景区首道门票、二消产品推出凭票优惠活动。临沂更是大手笔,发动126家文旅企业推出优惠政策,25家星级酒店、48家星级民宿推出折扣优惠;53家景区要么免首道门票要么给特惠价,让游客从下车就开始省钱。

近日,2025“畅游齐鲁 乐GO山东”主题旅游年活动启动,重点围绕四季,为亲子、银发、Z世代等客群准备了花样百出的文旅大餐。菏泽在“花”字上做文章,2025世界牡丹大会、第34届菏泽国际牡丹文化旅游节从4月一直热闹到5月上旬,为游客带来“赏牡丹、观芍药”的连贯赏花体验。趁着第42届潍坊国际风筝会上各式各样的风筝又飞上了天,山东主打春季踏青赏花、户外运动这些新鲜玩法,光是促消费活动就要办300多场。


来源:大众日报

编辑:

扫码下载

齐点淄博APP

扫码关注

齐点淄博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

齐点淄博抖音号

扫码关注

齐点淄博快手号

淄博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举报邮箱:ztzbs@163.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3-6212015

鲁公网安备 3703030200002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08号 鲁ICP备0905465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532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