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齐点淄博APP

齐点淄博微信

齐点淄博抖音

齐点淄博快手
您的位置: 首页 > 齐点淄博 > 淄博广电 > 融媒 > 融媒列表
2025年2月14日中午,淄博市桓台县田庄镇张王村花馍基地里,一笼笼热气腾腾的花馍新鲜出锅了。
“我们的花馍用鸡蛋、奶粉还有面瓜粉发酵,不使用任何添加剂,蒸出来的口感好,老人、孩子都喜欢吃。”花馍基地负责人吕凤云说。
2025年春节期间,他们推出了蛇宝宝、蛇墩墩等造型的蛇年系列花馍,深受好评,订单也比往年增加了30%以上。
在桓台县,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目录的花馍,是一种深入民心的传统美食。经过多年的传承发展,涌现出一批花馍制作工坊。一个个精致的花馍,不仅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也承载着丰富多样的文化内涵。
日前,一场“非遗文化进社区”活动在少海街道紫悦城社区举办。桓台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刘璐现场指导制作花饽饽,让大家体验了一把非遗的魅力。
花饽饽,是当地群众对花馍的另一种叫法。活动中,刘璐边讲解边示范,揉、捏、切、粘,再配合剪刀、小刀等工具精心雕琢,制作出了一个个栩栩如生动物形象的花馍。“像魔术一样,面团变成了艺术品,让我们大开眼界。”居民王静赞叹道。
“这次活动,让居民可以近距离了解非遗技艺,丰富了文化生活。我们将常态化开展文明实践活动,共建共享文明和谐社区。”紫悦城社区工作人员表示。
一团面,一把剪刀,随着巧手翻动,一个造型别致、好吃又好看的花饽饽呈现出来……上午11时,记者走进桓台县花饽饽非遗传承人于雪娇的制作坊时,她正为客户制作花饽饽生日蛋糕。
在这里,每天从早到晚都非常忙碌,不少消费者会在婚庆喜事、过生日、节假日时下单订购。“最忙碌的时候,一天能制作200多个。”于雪娇说,今年春节前,从早上7点开始,一直忙到晚上八九点,每天都争分夺秒地为客户赶制订单。
制作花馍有一套严格的工序:揉面、捏花、发酵、蒸制,每一道都马虎不得。为了迎合不同顾客群的需要,于雪娇根据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人群进行创作,有适合老年人祝寿的生日蛋糕,有适合儿童节日的卡通蛋糕,还有适合送给爱人、朋友表达情意的各类爱心蛋糕。造型完美,品质同样不能疏忽,这两年,于雪娇创新使用各种新鲜蔬菜、水果的汁液,混合成彩色面团,制作出来的产品形态更加美观,营养更加丰富。
“随着时代发展,人们的消费理念发生转变,一批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传统老手艺焕发了新生机。”桓台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协会相关负责人说。当花馍端上餐桌,这项传统老手艺也在创新求变中焕发了时尚新魅力,蒸出了浓浓的幸福味道。
来源:学习强国

扫码下载
齐点淄博APP

扫码关注
齐点淄博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
齐点淄博抖音号

扫码关注
齐点淄博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