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齐点淄博APP

齐点淄博微信

齐点淄博抖音

齐点淄博快手
您的位置: 首页 > 齐点淄博 > 淄博广电 > 电视 > 文旅频道
我的妈妈今年70岁,是一位地道的“老烟台”,也是一位旅游爱好者。她这些年的出行方式折射出我家生活的巨大变化。
妈妈刚参加工作时,烟台市区只有两路公交车,人们上班基本靠走路。后来,妈妈用攒了两年多的钱买了一辆“金鹿”牌自行车。到上世纪80年代,自行车开始普及,我跟很多小朋友一样,每天坐在自行车大梁上被父母送去幼儿园。
那个年代,人们到外地要么是探亲看病,要么是出差办事,单纯出门旅游的人比较少。从烟台去往外地主要以坐火车为主,但当时烟台到很多大城市都没有直达车。妈妈说,1981年她去上海出差时,要先从烟台坐火车去青岛,然后换乘去上海的火车。烟台到青岛的绿皮车,票价4.1元,车开得很慢,五六个小时才能到站。如今,从烟台自驾去青岛,两个多小时就到了。
上世纪90年代以后,人们的出行方式有了明显变化。妈妈再去上海时,便坐上了飞机。当时的机票是300多元,差不多是一名普通职工一个月的工资。后来,她还去过广州、南京、无锡、厦门等地,坐飞机成了她的首选。出行的目的也不再是出差和看病,大多时候都是妈妈和伙伴们一起去旅游。烟台有了高铁后,妈妈又爱上了乘坐高铁出行。2019年,她跟爸爸乘坐“复兴号”从烟台到上海才用了7个多小时。

作者的妈妈
妈妈是一个对生活有极大热情的人,50岁退休那年,她考取了驾照,买了人生第一辆车。从当初把自行车当奢侈品,到自己开上私家车,妈妈说生活的变化之快有时候让人恍若梦中。后来,我参加工作时,妈妈把车送给了我。2018年,她又买了人生的第二辆车,挑选车型时,她选了自己最喜欢的“迷你”轿车。而这次买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去市场买菜方便。开着“迷你”轿车去买菜,妈妈说,生活这次又实现了质的飞跃。
现如今,爸妈都是七旬老人了,虽然腿脚不是很方便,但是有自己的小车,可以随时开启一场说走就走的郊区游。妈妈常说,日子越来越好,她一定要好好享受生活,希望跟更多的美好不期而遇。
(作者:山东省烟台日报社 李珑)

扫码下载
齐点淄博APP

扫码关注
齐点淄博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
齐点淄博抖音号

扫码关注
齐点淄博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