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齐点淄博 > 淄博广电 > 电视 > 直播

腊八 | 愿你新年万事“粥”全
中华宽带网 2022-01-17 10:12:00 字号:- +

老话说的好

 小孩小孩你别馋

过了腊八就是年

你对腊八节的认识是不是

只有腊月初八,腊八粥,腊八蒜

今天就来听听“腊八”的故事


图片


图片


腊八节因腊日而来,是农历腊月最重大的节日,日期为腊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


图片


腊八节,又称腊日祭或腊八祭。“腊”的含义有三:

一曰“腊者,接也”,寓有新旧交替的意思(《隋书礼仪志》记载);

二曰“腊者同猎”,指田猎获取禽兽好祭祖祭神,“腊”从“肉”旁,就是用肉“冬祭”;

三曰“腊者,逐疫迎春”。


图片


自上古起,腊八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包括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的祭祀仪式,祈求丰收和吉祥。


夏代称腊日为“嘉平”,商代为“清祀”,周代为“大蜡”;因在十二月举行,故称该月为腊月,称腊祭这一天为腊日。


图片


关于“腊八粥”的起源,在我国民间还有许多传说,最广为流传的是明太祖朱元璋吃腊八粥的故事。


图片


传说朱元璋家境贫寒,有一次他挖到一个老鼠洞,发现洞里有许多杂粮,有大米、豆子、粟米、珍珠米、红枣等。朱元璋支火煮了一锅香喷喷的粥。他觉得这顿粥的滋味比什么都香。


后来他做了皇帝,就叫御膳房用杂粮熬了一锅甜粥,这一天正好是腊月初八,所以就叫“腊八粥”。


图片


01、赤豆打鬼

传说上古五帝之一的颛顼氏,三个儿子死后变成恶鬼,专门出来惊吓孩子。这些恶鬼天不怕地不怕,单怕赤红豆,故有“赤豆打鬼”的说法。


02、纪念岳飞

当年,岳飞率部抗金于朱仙镇,正值数九严冬,岳家军衣食不济、挨饿受冻,众百姓相继送粥,岳家军饱餐了一顿百姓送的“千家粥”,大胜而归。


图片


这天正是十二月初八。岳飞死后,人民为了纪念他,每到腊月初八,便以杂粮豆果煮粥,终于成俗。


图片


腊八节最早是为祭祀而产生的节日,

但现代社会能保留腊八祭祀也已比较少见。

那么腊八经历了千年打磨,

如今人们都怎么过腊八呢?


古人云民以食为天,

对于拥有悠久饮食文化的中华民族来说,

腊八节当然是个有借口大吃大喝的节日啊!


图片
腊八粥


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

在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

到了清朝,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


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


图片


图片
腊八蒜


华北大部分地区在腊月初八这天有用醋泡蒜的习俗,叫腊八蒜。


图片


图片
腊八豆腐


腊八豆腐是安徽省黟县地区民间传统小吃之一。每年腊月初八,此地家家户户都要晒制豆腐,民间将这种晒制的豆腐,便称作“腊八豆腐”


图片


图片
腊八面


在陕西省渭北一带的澄城地区,腊八节一般是不喝粥的,每年的农历腊月初八早上,家家户户都要吃碗腊八面。


图片


将各种豆类(红豆为主)提前泡一晚,腊八这天用来熬汤,待水开时转小火至红豆熟透,中火煮韭叶面。同时熟油将葱花爆香,面煮好后将葱花油泼入锅中。


图片
吃 冰


俗语中有“来年成不成,先看腊八冰”的说法。腊八前一天,用钢盆舀水结冰,等到腊八节就脱盆冰并把冰敲成碎块。据说这天的冰很神奇,吃了它在以后的一年里都不会肚子疼。


图片


图片
腊八豆


腊八豆是湖南省地方传统小吃之一,已有数百年历史,民间多在每年立冬后开始腌制,至腊月八日后食用,故称之为“腊八豆”。


图片


腊八佳节,不管工作多忙,

都要记得喝碗暖暖的粥,

以匠心,历练成生活的每一口香甜。


图片


暖暖的幸福不仅在粥里,

也藏在中国人的字里行间。




1、莫言《过去的年》


图片


熬到腊月初八,是盼年的第一站。这天的早晨要熬一锅粥,粥里要有八种粮食——其实只需七种,不可缺少的大枣算是配料。


据说在解放前的腊月初八凌晨,庙里或是慈善的大户都会在街上支起大锅施粥,叫花子和穷人们都可以免费喝。


我曾经十分地向往着这种施粥的盛典,想想那些巨大无比的锅,支设在露天里,成麻袋的米豆倒进去,黏稠的粥在锅里翻滚着,鼓起无数的气泡,浓浓的香气弥漫在凌晨清冷的空气里。





2、冰心《腊八粥》


图片


母亲说:“这腊八粥本来是佛教寺煮来供佛的——十八种干果象征着十八罗汉。”


后来这风俗便在民间通行,因为借此机会,清理橱柜,把这些剩余杂果,煮给孩子吃,也是节约的好办法。


最后,她叹一口气说:“我的母亲是腊八这一天逝世的,那时我只有十四岁。我伏在她身上痛哭之后,赶忙到厨房去给父亲和哥哥做早饭,还看见灶上摆着一小锅她昨天煮好的腊八粥。”





3、梁实秋《粥》


图片


小时候喝腊八粥是一件大事。午夜才过,我的二舅爹爹(我父亲的二舅父)就开始作业,搬出擦得锃光大亮的大小铜锅两个,大的高一尺开外,口径约一尺。


然后把预先分别泡过的五谷杂粮如小米、红豆、老鸡头、薏仁米,以及粥果如白果、栗子、红枣、桂圆肉之类,开始熬煮,不住的用长柄大勺搅动,防黏锅底。


两锅内容不太一样,大的粗糙些,小的细致些,以粥果多少为别。



祝大家新一年

诸事“粥”到  · 万事“粥”全


编辑:

扫码下载

齐点淄博APP

扫码关注

齐点淄博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

齐点淄博抖音号

扫码关注

齐点淄博快手号

淄博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举报邮箱:ztzbs@163.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3-6212015

鲁公网安备 3703030200002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08号 鲁ICP备0905465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532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