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齐点淄博 > 权威发布

权威发布丨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中华宽带网 2024-12-05 16:28:44 字号:- +

淄博市广播电视台记者 赵楠楠

12月5日,市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深化生态赋能成效 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邀请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赵学向社会介绍有关情况。

去年全市PM2.5平均浓度是41微克/立方米,比十年前下降了57.7%,列全省第1位,也是2020年以来全省唯一一个实现持续改善的城市;优良天数由91天增加到219天;综合指数改善幅度达到55.8%,列全省第1位。全市地表水国省控考核断面水质达到Ⅳ类及以上标准,国控断面水质达到Ⅲ类及以上标准,水环境质量指数始终位列山东省前2位。生态质量指数(EQI)连续三年列山东省第4以及全省内陆城市第1,全市共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1个、省级生态文明强县1个、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2个、省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3个。

近年来,淄博市紧密围绕“双碳”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重大战略,深化生态赋能,聚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多个领域实现历史性突破。

将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重要考核内容,科学设定约束性和预期性目标。顶格成立市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任双主任的市生态环境委员会。在全省率先建立“全员环保”工作机制,横向设立工业、自然资源等12个专业委员会,纵向明确从市级领导到社会各界6个层面职责,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向全行业、全链条、全领域、全社会共同抓转变。在全国率先建立公安、环保联动执法机制,打造“刑责治污”淄博模式。颁布实施全国首部污染源自动监控地方性法规《淄博市污染源自动监控条例》。

按照谁污染、谁付费的思路,创新实施流域横向补偿机制和生态损害赔偿机制。创新引领33家企业参与规划建设2处恢复性生态损害赔偿基地,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有力实践。创新建立对企会商、入企帮扶机制,累计对300余家次企业进行了协商减排。建立重大项目保障机制,首创“无缝衔接”压茬审批工作模式,完成40个项目总量确认,全力保障743个省市县重大项目建设。推进6个近零碳试点单位开展创建工作,2个企业开展了全流程温室气体减排示范项目。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连续3年超额完成省对市下达的下降目标,全国碳市场交易两个履约周期均顺利完成。

大气环境监测方面,建立了环境空气质量“四级”监管体系,污染源在线监控覆盖率位于全省前列。在山东省率先大规模开展VOCs组分监测站建设,建成VOCs组分监测站18处,并与国家环境科学院合作建设了环境空气监测超级站,配备了空气子站、颗粒物组分、臭氧及前体物等30余套监测设备,实现200余项参数的实时监测,是全省监测项目最为齐全的监测站之一。在水环境监测方面,接入污染源废水在线监测点位245个,布设46个河流断面、2个湖泊水库、4个饮用水水源地、12个排污管网共计64处水质自动监测站点,基本实现了全市地表水全流域自动监测全覆盖。

深入推行“无感执法”,统筹市县两级开展8轮次联合执法检查,涉企督导检查同比减少40.7%,非现场执法占比41%。今年以来,研究制定了56项规范执法相关机制,其中《淄博市生态环境轻微违法行为免罚事项清单》创新实施轻微违法免罚制度,对23类首次发现、及时整改等轻微环境违法行为免予处罚,在依法行政的同时给予企业容错空间,为企业营造了适度宽松的发展空间。

 

编辑:

扫码下载

齐点淄博APP

扫码关注

齐点淄博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

齐点淄博抖音号

扫码关注

齐点淄博快手号

淄博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举报邮箱:ztzbs@163.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3-6212015

鲁公网安备 3703030200002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08号 鲁ICP备0905465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532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