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齐点淄博 > 推荐 > 要闻

​“我忙就是忙这些事”
中华宽带网 2021-12-08 12:56:00 字号:- +

“总书记,您平时这么忙,还来看我们,真的感谢您。”

“我忙就是忙这些事,‘国之大者’就是人民的幸福生活。”

这是今年春天,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桂林考察时,与当地村民王德利的一段对话。

人民群众的每一件事,就是总书记心头牵挂的事。回顾2021这一年,很多“急难愁盼”的问题,总书记都在一件一件推动落实解决。

一切为了人民!

01
“健康是幸福生活最重要的指标”

“健康是幸福生活最重要的指标,健康是1,其他是后面的0,没有1,再多的0也没有意义。”

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这样说健康的重要性。今天的中国人,更加关注健康。促进全人群健康、逐步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应有之义。

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公益性。

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关于全面加强药品监管能力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其中明确提到,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要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公益性;全面加强药品监管能力建设,坚决守住药品安全底线。

医改要体现人民至上理念。

医改,公认的世界性难题。对于福建三明的医改实践,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三明考察时再次强调:“三明医改效果是好的,改革经验是有价值的,值得各地因地制宜借鉴。”

福建三明,人口不多、经济体量相对较小、退休人员比重较高,曾经一度面临着“未富先老,医保基金收不抵支”等情况。

通过多年改革实践,三明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取得一定成效,初步实现患者、医生、医院、财政(医保基金)等多方共赢。

其主要做法之一就是“三医联动”: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这被认为是实现“三个回归”——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质、医生回归看病角色、药品回归治病功能的主要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健康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三明医改体现了人民至上、敢为人先,其经验值得各地因地制宜借鉴。”

△三明医改成效

药品价格也一直是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现实问题。

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强调,要继续加大医保改革力度,常态化制度化开展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守好人民群众的“保命钱”“救命钱”。

国家组织集中带量采购,可以理解为大型“团购”,就是国家以相对较低的价格向药企购买比较多数量的药品或者医药器材,以量换价。

今年下半年,第五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中选结果公布,61种药品采购成功,平均降价56%。其中既有高血压等常见病、慢性病用药,也有乳腺癌等重大疾病用药。高值医用耗材也早已开始进行集中带量采购,心脏支架是首个集采品种,平均价格由1.3万元降至700元左右。

同时,每年开展医保目录调整,一些价格昂贵的救命药通过医保谈判降价进入医保。今年12月,国家医保局公布2021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结果:共有74种药品新增进入目录。新纳入药品精准补齐肿瘤、慢性病、罕见病等用药需求,患者受益面广泛,每一个小群体都没有被放弃。

说到医保谈判,就不得不提那些“灵魂砍价”名场面。

  • “4.4元的话,4太多,中国人觉得难听,4.36,行不行?”2019年,医保专家一路将一种药品的价格从5.62元砍到4.36元。

  • “在千位数上,你们还要再努力。”2021年,在治疗罕见病药物的谈判现场,国家医保局谈判代表反复同企业谈判代表商讨价格。最后,每瓶药的成交价比最初的报价少了2万多元。

看过“灵魂砍价”现场,有网友表示,“我快哭了!感谢我的祖国!”

02
“敬老尊贤,这是我们的优良传统”

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人有2.64亿左右。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让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千千万万老年人的幸福生活,习近平总书记一直牵挂在心。

老有所养是基础。

今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青海省西宁市一个社区食堂了解社区向老年人提供餐饮服务情况。

“伙食费高不高?”总书记问。

“不同对象有不同优惠,一荤两素市场价18元,60岁以上老人享受幸福价6元,80岁以上享受高龄价3元,其中低保、特困等四类老人只要1元。”工作人员说。

△资料图

“分得很细,工作做到家就要这样。”总书记称赞道,“社会主义的幸福生活就应该是这样。你们做得很好。敬老尊贤,这是我们的优良传统。”

截至目前,我国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10亿人;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等老年人补贴制度实现省级全覆盖;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扩大到49个城市……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建设持续推进,努力满足不同群体的养老保障需求。

老有所医是保障。

今年重阳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对老龄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把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

11月24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正式发布。《意见》明确提到,加强老年人群重点慢性病的早期筛查、干预及分类指导,开展老年口腔健康、老年营养改善、老年痴呆防治和心理关爱行动;提高失能、重病、高龄、低收入等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布局若干区域老年医疗中心;加强综合性医院老年医学科建设,2025年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的比例达到60%以上。

老有所为是提升。

随着人们预期寿命的不断延长,老有所为成为了很多老年人的期待。

今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北承德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同老年志愿者亲切交谈时说:“心里觉得挺充实的吧。”一位老年志愿者说:“很充实,我们当志愿者,就是想老有所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老有所为同老有所养结合起来,研究完善政策措施,鼓励老年人继续发光发热,充分发挥年纪较轻的老年人作用,推动志愿者在社区治理中有更多作为。

桑榆非晚,为霞满天。14亿人民,将共同守护最美“夕阳红”,更好满足亿万老年人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03
“我们来共同关心这些教育问题”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近些年来,我国教育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每年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但暴露的问题也很明显,特别是在中小学教育领域。

今年上半年一部现实题材的电视剧热播,引发网友的广泛讨论和无数家长的共鸣,将校外培训班、学区房等乱象演绎得淋漓尽致。

△电视剧《小舍得》片段:老师问,谁在校外上辅导班,差不多整个班都站了起来

孩子教育的事,是一个家庭的大事,也是国之大事。

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表示,“培训乱象,可以说是很难治理的顽瘴痼疾。”

习近平总书记一语道破“家长焦虑”问题,“家长们一方面都希望孩子身心健康,有个幸福的童年;另一方面唯恐孩子输在分数竞争的起跑线上。别的孩子都学那么多,咱们不学一下还行啊?于是争先恐后。这个问题还要继续解决。”

而“家长焦虑”的背后,有社会上“唯分数论”的错误导向。习近平总书记说:“教育,无论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不能过于注重分数。分数是一时之得,要从一生的成长目标来看。如果最后没有形成健康成熟的人格,那是不合格的。”

思虑长远,着眼重点,系统解决。

培训乱象发生在校外,但解决问题的“钥匙”在校内。

6月7日,青海省西宁市一个社区的综合服务中心,放学的孩子们正在写作业、做手工。

“孩子们放学后,得有人接得住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首先这件事要由学校来办,学校不能把学生的课后时间全部推到社会上去。学生基本的学习,学校里的老师应该承担起来。不能在学校里不去做,反而出去搞校外培训了,这样就本末倒置了。”

让学生学习回归校园,让学生在校内“吃饱”“吃好”,国家出台了重磅文件。今年7月,“双减”文件——《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公布。

《意见》明确,校内方面,要整体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做到应教尽教,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校外方面,要规范校外培训,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

学校教育归位的同时,家庭教育也要回归。

10月23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家庭教育促进法。法律明确,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负责实施家庭教育,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合理安排未成年人学习、休息、娱乐和体育锻炼的时间,避免加重未成年人学习负担,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同样是在今年两会,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解决教育公平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就是在北京这个问题也很突出。所以学区房加价很高,都往好学校的片区钻啊。”

整治学区房炒作,不光是进一步明确房住不炒的定位,也关乎教育公平。4月30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就特别提到,要防止以学区房等名义炒作房价。今年以来,北京等多城重拳出手整治学区房炒作乱象,学区房降温明显。

不仅如此,一些地方还试点制定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方案,通过优质教师的轮换,扎实推进义务教育向均衡方向发展。

培训减负、家庭教育回归、发力教育公平……“我们来共同关心这些教育问题。”“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对打着教育旗号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要紧盯不放,坚决改到位、改彻底。”总书记语气坚定,为的就是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04
“发展产业就是要带动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百姓福祉。大家有了工作有了收入,家里就有了底,社会稳定也更有保障。

让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就业、促进重点群体多渠道就业……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时刻不忘推动落实。

农历牛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赴贵州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在苗族村民赵玉学家,习近平总书记仔细察看生活居住环境,并同赵玉学一家制作当地传统节日食品黄粑,聊起了家常。

赵玉学告诉总书记,原来住在不通水、不通电、不通路的麻窝寨,现在住上了二层小楼,水电路都通到了家。习近平总书记听了十分高兴。

“就业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基本措施。”总书记指出,要积极发展乡村产业,方便群众在家门口就业,让群众既有收入,又能兼顾家庭,把孩子教育培养好。

在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新仁苗族乡化屋村蜡染车间,蜡染师彭艺向总书记讲述了自己研究生毕业后选择回乡创业的心声,“我是化屋村人。小时候,是沿着‘手扒岩’爬出去上学的。上大学,也是靠社会资助完成学业。现在我选择回到村里创业,就是要带动乡亲们共同致富。”

“很好!你也是不忘初心啊!”总书记对此予以肯定。

化屋村以苗族为主,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走进扶贫车间里,一件件精美的手工苗绣服装吸引了习近平总书记的目光。他对村民说,传统的也是时尚的,一定要把苗绣发扬光大,这既是产业也是文化,发展好了既能弘扬民族文化、传统文化,同时也能为产业扶贫、为乡村振兴作出贡献。

除了苗绣,一块块藏毯,也能拉动起就业的链条。

今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来到青海圣源地毯集团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企业车间里,加牙藏毯非遗传承人杨永良正在手把手给身边的徒弟教学。习近平总书记勉励他:“你这个手艺很珍贵、很有意义,一定要传承弘扬好。”

企业负责人说,他们公司绝大多数职工都是本地的,高中以下学历占80%以上。“很多住在附近的家庭主妇来企业接受培训,三五年之后就能成长为熟练技工,平均月工资可达四五千元。”

“发展产业就是要带动就业。”总书记点头表示肯定,“从这点来看,藏毯产业不仅有扶贫致富、推进乡村振兴的作用,还有促进民族团结的作用。”

教育、医疗、养老、就业,这些和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贴得最近,也是总书记牵挂的问题。民生为大,为谁辛苦为谁忙?总书记给出了清晰答案: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编辑:

扫码下载

齐点淄博APP

扫码关注

齐点淄博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

齐点淄博抖音号

扫码关注

齐点淄博快手号

淄博市广播电视台主办

举报邮箱:ztzbs@163.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3-6212015

鲁公网安备 3703030200002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08号 鲁ICP备0905465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532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