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齐点淄博 > 推荐 > 要闻

10月16日开幕!第一届中国(淄博)新材料产业国际博览会在这里举行
中华宽带网 2020-09-25 15:23:12 字号:- +

9月25日,第一届中国(淄博)新材料产业国际博览会暨第十九届中国(淄博)新材料技术论坛新闻发布会举行。发布会介绍了“第一届中国(淄博)新材料产业国际博览会暨第十九届中国(淄博)新材料技术论坛”组织筹备活动的相关情况。

淄博市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毕荣青出席发布会并讲话。



淄博倾力举办“一展一会”为产业发展强势赋能


山东淄博,地处鲁中,不但传统文化底蕴深厚,而且有着上百年的工业文明史。全球41个产业门类,淄博拥有39个。依托良好的产业基础和独特的区位优势,淄博大力发展新材料、电子信息、新医药和高端装备制造“四强产业”。自2019年8月以来,淄博市委市政府围绕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做出了全新的决策部署,其中在产业转型升级方面也提出了“产业友好型城市”、“产业攀登攻坚行动”等发展目标和专项计划,并将“对标深圳210条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今年改革攻坚的“一号工程”,表现出了空前的决心和魄力!

新材料产业是淄博市最具核心竞争力的产业, 淄博在十年前就被中国材料研究学会授予为“新材料名都”,也是全国唯一。经过多年的培育,已在先进高分子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前沿新材料、特色金属材料、化工新材料、稀土功能材料六大领域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和实力,拥有了一批以东岳集团、山东中铝、金晶科技、山东药玻为代表的全国知名企业。截止2019年底,淄博拥有新材料领域规上企业531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512家;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1家、院士工作站52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71家、重点支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12家、省级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60余家。2019年底,总规模325亿元的国家新材料母基金也落地淄博,淄博新材料产业正奋力向前!

自2002年以来,淄博连续承办中国新材料技术论坛,今年即将迎来第十九届。去年9月,新一届市委在第十八届中国新材料技术论坛结束后提出要谋划新材料产业博览会。近一年来,我们根据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产业组织理念”,围绕“紧盯前沿、打造生态、沿链聚合、集群发展”的要求,紧密有序地安排和推进博览会和技术论坛的筹备工作,全市上下倾心倾力,社会各界热情支持,首届博览会和第十九届技术论坛将在金秋十月盛大启幕,为淄博产业发展强势赋能!




活动名称:第一届中国(淄博)新材料产业国际博览会暨第十九届中国(淄博)新材料技术论坛

活动主题:新材料、新平台、新动能

举办时间:2020年10月16日--10月19日

举办地点

主会场:淄博会展中心、齐盛国际宾馆

分会场:淄博高新区先进陶瓷产业创新园,各区县、各有关企业等。

主要活动:

本届“博览会暨论坛”总体活动安排为“一展一会、两场开幕、三馆争艳、四方齐聚”,高起点策划、高标准组织、高水平呈现。

(一)一展一会(打造永不落幕的产业盛会)

第一届中国(淄博)新材料产业国际博览会,基于淄博现有的比较优势,面向全球链接优质资源,将成为新材料产业交流的盛会。

第十九届中国(淄博)新材料技术论坛,基于过往18年的深厚底蕴,结合技术发展的前沿趋势,将成为技术和产业碰撞融合的盛会。

(二)两场开幕(吹响创新务实的前进号角)

1、第一届中国(淄博)新材料产业国际博览会开幕式。10月16日上午8:10--9:20,在淄博会展中心广场举行

开幕式,届时将向大家展示淄博作为新材料名都努力崛起的姿态和愿景。

2、第十九届中国(淄博)新材料技术论坛开幕式。

10月16日上午9:30--10:10,在淄博会展中心C馆举行开幕式,届时将为大家呈现淄博新材料产业与国内外融合发展的战略与策略。

(三)三馆争艳(展现领航产业的技术产品)

本届博览会以“少而精、小而美”为特色,以“高标准、高质量”为宗旨,高度注重资源组织和市场效益。我们通过淄博市决策咨询委员会联合了国内专业的行业平台和专业机构精准招展,最终确定的参展企业包括头部企业、上市公司及细分领域的领军企业,分别自国内外30多个城市,其中上市公司约占1/4。值得一提的是正威集团这样的世界500强企业也前来参展,深圳新材料行业协会还组织了华为、比亚迪、富士康等十家头部企业组团参展。届时所有展品将在淄博会展中心A馆、B馆和D馆三大展馆中闪亮登场,布展面积达3万余平,三馆竞相争艳。

(四)四方齐聚(汇聚志同道合的各界朋友)

1、业内院士专家齐聚

在展会论坛期间,我们邀请中科院黄维院士、朱美芳院士、清华大学贺克斌院士等6位院士专家针对“柔性电子+”智慧未来、聚合物基功能杂化材料的研究及应用等方面进行主旨演讲;同时,组织中国硅酸盐学会特种陶瓷分会高技术陶瓷技术与产业发展展望、2020年中国稀有稀土新材料应用等多场分论坛活动、2020年淄博市轻量化新材料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中国(淄博)食品营养与健康科技创新、2020中国(淄博)陶瓷膜产业发展、山东省材料大会、山东硅酸盐学会高峰论坛。

2、产业领袖齐聚

邀请新材料领域的知名企业家、优秀创业者以及各企业的高层次技术人才、管理人才、营销人才等数百名嘉宾前来观展和参加论坛,共话产业发展、共商产业合作。同时组织了数千名专业观众和产品买家前来参展,提升展会的市场效益。

3、各大媒体齐聚

博览会将通过中央、省、市级官方媒体、大众媒体、国内行业媒体、百度网页推广、视频网站直播、协会推广、行业KOL等多种宣传渠道进行展会事前、事中、事后报道,并组织了30多家行业媒体进行全面深入的报道,向社会释放展会的巨大能量。

4、资本大咖齐聚

盛大的展会,金融机构和优秀投资人不能缺席,为此我们从全国邀请了数十位代表人物,包括银行、券商、私募基金等专业机构,这些机构的负责人、创始人将在展会和论坛期间深入考察交流优质的企业及项目,充分激发新材料产业领域的活力。





活动的五大特色:

1、活动主题突出“三新”

一是新材料。本届博览会暨论坛紧扣“科教创新赋能”,聚焦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先进高分子材料、前沿新材料、新型轻合金材料、化工新材料、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等六大领域,展示国际国内新材料最新技术和应用。

二是新平台。基于淄博连续18年举办全国新材料技术论坛的基础,统筹整合高校院所、企业、资本、智库资源,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构建与淄博新材料产业交流合作、创新发展的新平台,叫响会展经济“淄博模式”。

三是新动能。依托“博览会暨论坛”高端平台,链接国际国内新材料产业各类优质要素,以“市场化”理念,瞄准新旧动能转换的着力点、突破口,逐步走出淄博新旧动能转换的新路径,擦亮“新材料名都”金字招牌。

2、博览会策划突出“三化”

一是专业化。联合新视野智库围绕新材料产业的在淄博内外开展了大量调研,共同策划博览会和论坛的整体内容,并广泛、精准地组织资源。同时与中国材料研究学会、新材料在线(行业智库)、深圳新材料行业协会等多个机构围绕产业招商、扶持政策、服务体系等内容进行了深度研究,研究成果将在论坛上正式发布。

二是国际化。本届“博览会暨论坛”,全国30多个省市200余家企业、平台机构参展,其中包括世界500强、业内头部企业、央企国企、上市公司、外资合资企业、细分领域龙头企业近一百余家,彰显“国际范”。

三是现代化。引进法国智奥会展深圳公司进行高水平策划,充分结合“新材料”产业的创新、前瞻、现代的气质策展布展,呈现效果高端大气、美轮美奂。同时联合全市多个部门、多家服务机构为参展参会的各界嘉宾提供五星级服务。

3、开幕式活动“三亮点”

(1)展会论坛齐驱并进。过往18年举办全国性新材料技术论坛的坚实基础,加上淄博正积极进取的新材料产业发展态势,使淄博有底气、有格局承载国际产业博览会。展会与论坛齐驱并进,为产业创新强力赋能。

(2)气膜场馆时尚酷炫。新落成的淄博会展中心,是坐落在城市中轴线的三颗珍珠,本身也是新材料的产物,充满现代感。场馆布展邀请国际知名机构智奥会展旗下的深圳团队整体策划设计,并配备完善的设备设施和精细的运营服务,必将为宾客创造五星级般的参展体验。

(3)产业资源精准对接。此次博览会基于淄博新材料百强企业,聚焦六大领域,面向国内外高标准招展,并组织数千名专业买家和观众前来观展。同时通过新材料技术论坛,开展前沿技术研讨、资本市场解析、资源要素对接,擦亮“新材料名都”的品牌。

4、专业展会与学生科普结合。市科技局和市教育局联合开展“青少年体验科技”活动,10月17日-18日(周六、周日),组织市辖区内高中、初中生分期分批到会展中心近距离体验科技。计划每半天组织2000学生,按照时间段巡回观展学习。

5、借助展会平台组织技能比赛。展会期间,淄博职业学院将组织举办助力新材料产业国际博览会淄博首届“随手拍”摄影摄像大赛,设一二三等奖,鼓励青年学生积极参与;淄博市机器人运动协会将在会展中心广场举办“淄博市第四届机器人运动会”。




【观展须知】

1、预约观展。温馨提示广大市民,本次“博览会暨论坛”是我市第一次组织的国际性展会,各项组织活动都是按照国际化标准规范,计划观展的市民要提前在网上预约。若没有预约,到达现场给市民带来得不便敬请谅解和支持。

2、持身份证入场。本届展会观展实行实名制,请观展市民持身份证刷卡入场。

3、带好防疫口罩。

4、出行注意安全。

5、关注天气变化。

(淄博市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记者 许涛)

编辑:

扫码下载

齐点淄博APP

扫码关注

齐点淄博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

齐点淄博抖音号

扫码关注

齐点淄博快手号

淄博市广播电视台主办

举报邮箱:ztzbs@163.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3-6212015

鲁公网安备 3703030200002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08号 鲁ICP备0905465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532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