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齐点淄博 > 淄博广电 > 融媒 > 融媒列表

山东省淄博市:建设有“淄”有“味”的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中华宽带网 2024-03-31 12:41:56 字号:- +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并为我们描绘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好蓝图。

山东省淄博市坚持数字赋能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推动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淄博特色板块成效更优、成色更足,吹响了乡村全面振兴的“集结号”。

高质高效做农业

“我种的1500亩地,就在桓台县万亩数字大田里,病虫害等数据实现实时采集。我通过手机,就可进行灌溉等设施的操控。”桓台县田庄镇大寨村种粮大户吕茂兴开心地说,现在种地都机械化、智能化了,植保无人机担当着春管“一喷三防”的重任,大型收割机、播种机带自动驾驶功能,包揽了三夏和三秋的忙碌,风干式智能粮仓解决了晒粮难题。

农业做强,着力粮食生产单产提升。贯彻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要求,淄博市把粮食生产作为头等大事,农机农技融合提单产,夯实了粮食安全的根基。2023年桓台县小麦高产攻关田单产达830.1公斤/亩,夏粮单产连续13年居山东省第一。目前,淄博市秋粮收获接近尾声,丰收已成定局。

农业做强,着力数字赋能。淄博市重点打造粮食、蔬菜、果业、畜牧等6条数字农业产业链。

数字大屏上,温度、湿度、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等数据清晰显示,一有变化,“数字大脑”自动发出指令。这是淄博数字农业示范区智能植物工厂1号温室的日常场景。“我们的番茄从育苗、定植到仓储、物流,全链条采用数字化技术。通过一部手机,就能实现对上百亩工厂的‘一屏管理’。”淄博数字农业示范区负责人李金雷介绍。

一个个数字农业的生动场景,彰显着现代农业发展的强劲动能。2020年12月,淄博市被农业农村部等17部委批准为国家数字农业农村改革试验区,聚力打造数字农业农村中心城市,探索出了数字赋能乡村振兴的淄博路径、淄博模式。“数字+农业农村”做法,先后获中国改革特别案例奖、人民网“2021乡村振兴特别推荐案例”。

农业做强,着力搭建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平台。高青县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万头奶牛数字牧场3个,设计规模奶牛3.5万头,现存栏1.2万头。“为了将产业园数字牧场的粪便进行资源化利用,公司承包周边村民土地2万余亩搞绿色种植,依托‘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民’模式,建设‘一二三产业融合’生态循环奶业基地,直接带动1.2万余名农民增收致富。”山东得益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刘建民说。

农业做强,着力打造乡村特色产业。淄博市北有黄河冲积平原,位于北纬37度世界优质农产品黄金线上;南依泰沂山脉,拥有25万亩富硒、高锶土地,孕育了一批品质独特、优势突出的优质农产品,走出了“特、优、新、精”的农业发展路径。

夏天,走进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沂源县东里镇,你会被2万亩“金黄金”桃所震撼。“沂源金黄金桃”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被评为“全国乡村特色产品”,东里镇被评为“山东省金黄金桃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淄博市培育省级以上知名农产品品牌56个、“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462个。

如今的淄博,数字农业技术加持,一批优质农产品成功打入高端市场,“沂源红”苹果入选“奥运果”“世博果”;高青黑牛登上上合峰会餐桌,纽澜地黑牛肉成为盒马鲜生鲜品肉类国内第一品牌、冻品肉类销售冠军;“得益”牛奶连续七年获国内液态奶消费者满意度第一名。

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促产业振兴,冬有蔬菜春末见果,一年四季里的每一个丰收场景里,都藏着淄博农业现代化的密码。

宜居宜业建乡村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强国的应有之义,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农村之美,美在天然。淄博乡村各有其特点,高青县黄河边,稻香荷韵;桓台县马踏湖区,河汊纵横,自古有“北国江南”之名;南部山区的博山区、沂源县,尽显山村之美……淄博乡村建设,立足资源禀赋,守住绿水青山,美丽宜居的画卷渐次铺展。

农村之美,美在洁净。“我们村位于凤凰山边,三面有水沟,以前溪沟里垃圾成堆,水体发臭。这些年村里对垃圾和污水进行统一治理,村庄变干净了,溪水清澈,树绿花艳,四季成景。”周村区南郊镇山头村村民陈敏介绍,入秋时村里35亩观赏菊盛开,山头村如今已成为了网红打卡地。

村庄旧貌换新颜。淄博市以“生态、洁净、整齐、美丽”为标准,实现全市村庄综合整治全覆盖,全面落实村庄“五化”、旱厕改造、垃圾收运、污水治理等9项具体任务,解决农民群众的“烦心碍眼”事。

农村之美,美在生活便捷。“街巷硬化了;路灯亮了;天然气通了;村居外墙进行了保温,并粉刷一新……”临淄区凤凰镇西刘村村民刘春之说起村里的变化时滔滔不绝:“城区有的,我们基本都有了。”

以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为目标,淄博市聚焦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宜居家园,推进农村“七网”建设,缺什么补什么,农村路、水、电、气、房、暖、物流等基础设施逐年改善。

农村之美,美在和谐。“党建引领,一网三联”,村党组织凝聚力、向心力不断增加;“全员共治”,民心顺了,乡村治理渐入佳境。桓台县创新引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把党员、群众关心的大事小情都与信用积分挂起钩来,互帮互助的文明新风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习惯。

从“一处美”到“美成片”。淄博市全力推进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齐鲁样板省级示范区、乡村振兴精品片区、全域美丽乡村建设,打造淄博乡村振兴靓丽名片。以“产业连片发展、环境连片整治、风貌连片建设、样板连片打造”为宗旨,培育了以燕崖镇“乡村里的中国”片区为代表的“党建引领型”、以黄河水乡蓑衣樊为代表的“农文旅融合型”等8种典型模式。博山区被评为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红叶柿岩片区荣获山东省乡村振兴十大优秀案例。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在淄博市的全面推进,组织振兴引领,生态振兴发力。鲁中大地上,田园如诗,村景如画,到处都是安居乐业的美好景象。

富裕富足当农民

中午时分,老人们打着节拍,唱着歌。歌声歇处,一片欢声笑语。这是桓台县起凤镇夏一村长者食堂,老人们在进行餐前娱乐活动。

农民向富,在于农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提升。公共服务资源向农村倾斜,淄博市统筹推进农村教育医疗、养老托幼、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全市85家镇卫生院实现线上问诊、医保结算、送药到家;445所农村学校开展交互式在线教学,“名师”课堂进乡村;全市建成长者助餐服务设施917处,每月为20万人次老年人送上“舌尖上的温暖”。

农民向富,全力壮大村集体经济。池上镇中郝峪村位于博山区东南部,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集中力量发展乡村旅游,全村入股、全民致富。2022年,该村全年接待游客29.6万人,综合性收入4000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达到6万元。可复制、可推广的“郝峪模式”在河北、内蒙古、重庆等地38个村落地生根。

村集体经济强了,乡村事业、村民福利就有了资金保障。淄博市发展运行规范、带动力强的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860家,带动村集体经济年收入5万元以下村“清零”,村集体经济年收入10万元以上村占比达到90%。

“镇里开的培训班我参加了好几期,在果树管理方面受益最大。果树遇到缺肥、病虫害等问题,我都能解决了。”聊起高素质农民培训,淄川区罗村镇肖家村村民张念兴感触很深。

农民向富,“富口袋”更要“富脑袋”。淄博市把高素质农民培训作为推动乡村人才振兴的重要抓手,列为重大民生实事,“田间学校”开到家门口。

“我们村有支‘铁嗓子’戏曲志愿服务队,京剧、吕剧都能唱,每到周末和每个月的‘文明实践日’,大家就聚到村活动室排演节目。”桓台县索镇街道永安桥村村民崔亦春满足地说。

农民向富,既要物质富裕,更要精神富足。淄博市推进乡村文化振兴,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成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556家,建设乡村儒学讲堂2315个、农家书屋2715个。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开展“一村一年一场戏”文化惠民演出活动。文明实践阵地“五有”建设,淄博市实现全覆盖。“沂源红”宣讲团被中宣部表彰为“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明理胡同”入选中央文明办典型案例。

乡村振兴为农民而兴。住在花园里,方便如城里,少有所依,老有所养,弱有所帮,业有所成,闲有所乐——这幅现代版的“富春山居图”,正成为淄博市乡村最幸福的情境。

编辑:

扫码下载

齐点淄博APP

扫码关注

齐点淄博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

齐点淄博抖音号

扫码关注

齐点淄博快手号

淄博市广播电视台主办

举报邮箱:ztzbs@163.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3-6212015

鲁公网安备 3703030200002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08号 鲁ICP备0905465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532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