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齐点淄博 > 淄博广电 > 融媒 > 融媒列表

老党员讲故事| 丁屋村齐心协力掩护伤员
中华宽带网 2021-03-30 09:28:24 字号:- +

丁秀香,1924年出生。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时期曾在东营市广饶县一带参加抗日工作。

这里是东营市广饶县的丁屋村,时间回到上世纪四十年代,日军的铁蹄打破了这座小村的平静。他们在这一带烧杀掠抢、进行“清乡运动”。在丁秀香的记忆里,那是一个秋日的午后,一支八路军小分队在与日军交火中被打散,躲进了村里。这些与敌人殊死搏斗数日的战士们,此时已是伤痕累累。

丁秀香

有胳膊打坏了的,有打坏了腿的,有的打坏了脑子,几天就死了的,我都见了。

掩埋好烈士们的遗体,在村长安排下,乡亲们将剩下的伤员分别抬进各自家中养伤。当时只有十几岁的丁秀香和父亲一起照料一名断了腿的八路军战士。如今回忆起当时的情形,她依旧记忆犹新。

丁秀香

那时候不是和现在一样,可以打那止疼药。当时又没有止疼药,(战士)嗷嗷地叫。我那个时候小,看见流血还不吓死啊,你看见淌血你不害怕?

乡亲们在村长带领下设立临时救护站,大家轮流值班。当时的丁屋村是一个“晴天白茫茫,雨天水汪汪”的穷村,四周都是盐碱地,伤病员一多,吃饭就成了大问题。为了让战士们尽早康复归队,村民们总是尽量节约口粮给战士们吃。

丁秀香

不光我,就是不是党员的俺村里人也很支持他,就是老百姓也很支持这些人,不是光说党员,一起都支持他们,俺那个村都爱护都支持,不是光咱党员只是星星点点,大家一条心、黄土变成金。

然而就在这时,更大的危机却在悄悄逼近。去镇上打探情报的民兵回来报告,说日军正计划彻底清查周边村庄,要将这支八路小分队彻底消灭。情况紧急,当天夜里,村长便召集大家积极想对策,连夜挖地窨子藏伤员。

丁秀香

村里大汉子们,民兵去刨窝子,用木头盖上,盖上和地一样平。再漫上草,漫上草再埋上土,盖上些蒿子,不像个地窨子就和咱这好地一样。

就在大家连夜赶工的第二天,村口忽然传来一阵汽车声。距离村子不远的大路上全是密密麻麻的日本兵,他们端着带刺刀的枪向村子逼近。大家在村长指挥下,按照计划,卸下自家的门板做临时担架,有条不紊地将不能行动的重伤员抬进准备好的地窨子里。

丁秀香

也慢慢地抬进他去,把草给盖上,把那个什么洞口堵上,还不能憋着他们,露点缝,鬼子扫荡过去了,再把他抬回来。

重伤的战士们藏好了,可村里还剩下几名来不及躲藏的轻伤战士。眼看村子周围已被日军包围,万分危急下,战士们要冲出去和鬼子拼命,却被村长一把拉住。他急中生智,带领村民将来不及藏身的几个战士换上农家粗布衫、头戴草帽,手握镰刀,装扮成自家儿女。他们牵着牛羊干着农活从日军眼皮底下经过竟没有引起怀疑,暂时蒙混过关。当天夜里,不死心的日军决定在村子驻扎下来继续搜查。

丁秀香

你上那个地方你待得住吗?俺那个地方,苍蝇蚊子多的治不了,他日本人多享福,他待不住,那水喝一口齁咸,俺喝湾水,俺又不喝这样的长流水,水多脏啊,他们能喝下去吗?待不长,来这里顶多待不一宿两宿,一说过就过去了。

【解说词】搜查了几天没有结果,日军失望地离开了村子。他们前脚刚走,乡亲们赶忙将藏在地窨子里的伤员抬了出来。

丁秀香

藏的那个地方就很严了,别的地方不用藏,就是一个都没抓着,一个都没让敌人看破,没让他知道,藏得可严了。

在丁秀香和乡亲们的精心照料下,这些战士们很快伤愈归队。直至后来,他们无论身在何处,仍念念不忘百姓们当年的恩情。

丁秀香

我唱歌给你听:“叫声大娘你听我把话讲,你那被窝借给我两床,咱那被窝借给他了。叫声大娘,你听我把话讲,你把锅碗借给我用用,咱得快给他。”俺是说这个比喻,有的东西咱自己不使也都给他,都爱护他,都支援他,自己的孩子都去(抗日),咱能不爱护他吗?

正因为有了千千万万像丁秀香一样,拥护、支持人民军队的老百姓,党领导的队伍才能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一次次赢得战斗的胜利,赢得民族的解放。在血与火的洗礼中,无数军爱民、民拥军的动人故事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久久流传。

拍摄时间:2014-2015期间

编辑:
分享至:

扫码下载

齐点淄博APP

扫码关注

齐点淄博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

齐点淄博抖音号

扫码关注

齐点淄博快手号

淄博市广播电视台主办

举报邮箱:ztzbs@163.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3-6212015

鲁公网安备 3703030200002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08号 鲁ICP备0905465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532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