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齐点淄博 > 淄博广电 > 声屏报

马鞍山抗战遗址:英雄的故事世代流传
中华宽带网 2021-03-17 16:29:52 字号:- +

“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家喻户晓,同在抗战时期,淄博也出现过相似的战役,而且当地人自豪地说“比‘狼牙山五壮士’更具有传奇色彩”,它就是——淄川马鞍山抗日保卫战。“去年9月1日,马鞍山抗战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淄川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翟配海介绍。

马鞍山地处淄川区太河镇境内,其突兀屹立于太河水库南岸、淄河上游,海拔618米,因其凹状形似马鞍而得名。

近日,在全国开展党史教育之际,怀着一种崇敬之情,我们来到了淄川区太河镇小口头村,拜谒了英雄马鞍山。登至马鞍山顶峰,饱览了诸多景致后,驻足于一块不锈钢质的展板前,凝视着展板上的文字,那战火纷飞的场面,那一个个英雄形象仿佛又浮现在眼前。

七名英雄奇袭马鞍山

马鞍山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抗战时期是沂蒙山抗日根据地通往渤海区、胶东区的交通要道。登上海拔618米的马鞍山,可以清楚的看到山上有东、西两个峰顶,中间通过狭长的山脊相连,形似马鞍。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齐鲁两国就曾在此兴兵相争。现在,山上还保存有比较完整的齐长城、兵砦、齐兵营等遗址。

2004年6月份落成的马鞍山抗战纪念馆分为上下两层,馆内设有马鞍山抗战宣传画、大型战斗油画和“一门忠烈”烈士雕塑等。在这里,讲解员张子忠语调高亢地讲述了发生在马鞍山上的出名的“七人奇袭”的战斗故事。

   “七人奇袭”是发生在马鞍山抗日保卫战之前的一场战斗,我军就是通过这场神话般的战斗,从日本鬼子手里夺回马鞍山这个战略要地的。

“1941年下半年,日伪军对抗日根据地进行空前残酷的大‘扫荡’。敌人为了控制淄河流域,从而切断鲁中区与清河区、胶东根据地的联系,派兵占据了马鞍山,同时在周围村庄修了炮楼,设了据点。1942年春末,山东纵队第四旅为拔掉这颗钉子,成立了以特务营长王法山和侦察股长刘锡琨为正副队长的7人精悍突击队,在两个排兵力的配合下,黑夜从山西北部历尽艰险,攀上绝壁,奇袭了马鞍山。”

当时,一名被俘的敌班长发现上山的八路军并不多时,惊奇地问:“我敢问你们是怎么上来的?”同志们回答:“我们是坐气球上来的。”对此,淄河流域的群众编了一首歌谣:一马平川淄河滩,一夫当关马鞍山,一伙神兵从天降,一窝汉奸一锅端。

“敌人不甘心失败,立即从外地增兵把山围起来,使用武力威胁和派人劝降的反革命手法,妄图复夺马鞍山。但是守山战士在主力部队的策应和山下群众的支持下,坚持斗争一个多月。敌人阴谋未曾得逞,最后灰溜溜地收了兵,并且把附近不少据点也撤了。由于我军以少数兵力控制着马鞍山,作为战略据点,有力地配合了主力部队的行动,支援了周边地区的斗争。”张子忠介绍到。

现在,距马鞍山抗战纪念馆不远处,有一座纪念碑,碑呈三八式步枪状,高11.9米,象征着发生于1942年11月9日的马鞍山抗日保卫战,迟浩田上将为纪念碑题写了碑名。

一门忠烈战死马鞍山

  “那次战斗才叫激烈呢。攻山的鬼子非常多,几乎密布了整个山坡。轻重机枪射出的子弹就跟下雨一样密集。战斗到了晚上也没有停止,敌人的大炮,炸得天上就跟烧红了一样。”马鞍山下小口头村原村党支部书记孙元明,当时还是个未成年的孩子,战斗打响的时候,和村里的不少百姓都躲在马鞍山对面的山上观看当时的战斗,给老人留下了永不磨灭的记忆。

1942年秋,日伪军纠集5万兵力,对鲁中区实行了更加残酷的拉网合围式的大扫荡。马鞍山地区的我主力部队为粉碎敌人合围暂时撤离,致使马鞍山成了暴露在敌人腹地的前沿阵地。由于马鞍山山势险要,易守难攻,仍是我军的小“后方”,一些重伤员、干部家属陆续被安置在山上。

  这年的11月9日,2000多名日伪军扫荡沂蒙山区返回时包围了马鞍山,在飞机大炮的配合下,向马鞍山发起攻击。八路军115师教导一旅二团副团长王凤麟带领几位负责人作了周密的战斗部署。敌人在孟良台、东坡和后峪岭等山上架起大炮直轰南天门和峰顶,数架敌机轮番俯冲轰炸,在飞机、大炮、重机枪的掩护下,大批日伪军向山上不停冲击。

  当时,守山的八路军伤病员及家属只有30余人。在王凤麟的指挥下,山上的伤病员、家属、小孩、老人都行动起来,用手榴弹、石头和仅有的几支枪阻击敌人,战斗到傍晚,击退了日伪军多次进攻,敌人伤亡惨重。

  第二天,附近的敌人前来增援,加强了攻山力量。在激烈的战斗中,山上大部分人英勇牺牲了。见形势危急,王凤麟决定把做军衣剩下的布撕成条拧成绳,重病号和老少家属趁夜幕降临时,拽着绳子从山上滑下转移。由于布绳长度不够,滑下去的很多人都牺牲了,只有少数侥幸逃生,王凤麟也英勇战死。

  在这场两天一夜的激战中,守山的27名同志壮烈牺牲。淄益博临四县联办主任冯毅之的父亲冯旭臣、妹妹冯文秀、妻子孙玉兰和3个孩子冯新年、冯芦桥、冯平洋全部遇难,被授予“一门忠烈”的光荣称号。

  敌人以付出200多条性命的代价夺得了一座空山,日本师团参谋长山田大佐也在战斗中一命呜呼。这一战斗,在淄川的抗战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大众日报》等报纸当时都报道了这一壮烈事迹,极大地激发了全省及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

红色教育情系马鞍山

壮烈的战斗场景早已不再,如今,马鞍山周围地区属于淄川区生态修复试点区域,青山绿水,格外美丽。

近年来,淄川区充分利用马鞍山抗战遗址的自然景观和抗日要素,以红色旅游为主题积极开发马鞍山旅游区,带动了地域产业融合,收到了积极的效果。

马鞍山旅游区项目以马鞍山抗战遗址为核心,整合利用齐长城、红色文化等资源进行科学规划开发,打造文化体验、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综合文化创意园。

“我们的景区现一期工程已完成,投资近3亿元,包括峡谷索道、抗日遗址组成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齐长城遗址组成的国家文化公园,目前是国家AAA级旅游区,每年接待省内外游客30余万人,已成为淄博市乃至山东和全国知名的红色教育基地。”淄博新齐长城影视城有限公司负责人陈志永介绍。

据悉,马鞍山抗战遗址在1997年被山东省政府确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被确定为山东省国防教育基地,2016年被确定为淄博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8年6月由淄川区党的建设领导小组命名授牌为第一批13个开放式组织生活基地之一。马鞍山红色教育基地建设有马鞍山抗日烈士碑、烈士祠堂、抗战纪念馆、抗战纪念碑等纪念设施以及抗战遗址。

沿着马鞍山天梯入口处的石崖依山南下,就来到了马鞍山红色教育基地核心区——马鞍山革命纪念堂,每年清明、七一及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日活动时,都有大批省内外党员及群众前来缅怀先烈。

在红色旅游开发和运作上,马鞍山红色教育基地依托淄川区委党校,充分利用抗日遗址资源,精心设计红色教育课程,重温马鞍山战斗英雄事迹,重走抗战路,瞻仰马鞍山革命纪念堂,重温入党誓词,聘请淄川党校讲师现场教学。

淄川区委党校社会培训部副部长、高级讲师刘成介绍,“通过宣讲马鞍山革命历史,让大家重温鲁中抗战史上的辉煌一页,感受到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让党员在马鞍山抗战纪念馆前重温入党誓词,寻找曾经在党旗下庄严宣誓的‘初心’。”

现在,在马鞍山抗战遗址附近,“梦泉生态旅游区”开发日渐成熟,一种地地道道的“农家乐”正吸引着大批的城市居民前来休闲度假,游客在接受红色教育之余,还可以体验田园风光和采摘的乐趣。

在和平年代的幸福生活里,人们尽享生命的欢愉与美好。(闫盛霆 刘峰 仇慧清)

编辑:
分享至:

扫码下载

齐点淄博APP

扫码关注

齐点淄博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

齐点淄博抖音号

扫码关注

齐点淄博快手号

淄博市广播电视台主办

举报邮箱:ztzbs@163.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3-6212015

鲁公网安备 3703030200002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08号 鲁ICP备0905465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532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