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齐点淄博 > 淄博广电 > 声屏报

十一假期火车票今日开抢!教你来捡漏
中华宽带网 2020-09-02 16:50:22 字号:- +

30天后,十一假期将开启,今日起,十一黄金周的火车票将正式开抢。长假将至,今年的十一车票好抢吗?疫情之下,外出探亲、旅游又要注意些啥?


十一火车票今日开抢

十一火车票开抢,又到了拼手速的时候!

依照规定,火车票互联网和电话订票提前30天发售,车站售票窗口、代售点提前28天发售,因此,9月2日起可抢10月1日当天的车票,窗口、代售点的开售时间为9月4日

通常,假期最后2天为返程高峰,返程票方面, 9月8日、9日分别可抢10月7日、8日的车票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不同的火车站火车票起售时间并不相同。

以北京为例:北京西站上午8点起售,北京站上午10点起售,北京南站中午12点30分起售。旅客需要提前了解相关信息,做好抢票准备。

这些热门线路车票紧张!

刚刚结束的2020年铁路暑运数据显示,7月1日至8月31日,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4.56亿人次,达到去年同期水平的7成,客流不断回暖。

这其中,8月份发送旅客2.49亿人次,较7月份增加4250.2万人次。8月29日,全国铁路发送旅客967.6万人次,创今年春节后单日客流新高。

今年的国庆节与中秋节重合,加之国内疫情得到较好控制,民众出行意愿高涨。今年十一,不少热门线路依旧出现“一票难求”的现象。

1日上午,记者登录12306网站查询,发现9月30日当天的不少车次已无余票。

例如,北京至哈尔滨方向,9月30日当天G字头、D字头列车车票已经全部售罄,只有K1303,K383还剩余硬座票。

北京至郑州方向,9月30日当天只有部分K字头车次还有硬座余票,北京至长沙方向的高铁票也已全部售罄。

捡漏节点别忘记

每年,十一火车票开售即“秒光”的现象都会遭到网友吐槽。但其实,车票开售后,即便没有第一时间抢到,也还有不少捡漏机会。

首先,没有抢到票的旅客,可以使用中国铁路12306网站和App中的“候补购票服务”功能,利用该服务“捡漏”的成功率很高。

此外,在以下时间节点尝试抢票,也有望“捡漏”成功:

开售30分钟后,如有旅客未及时付款,车票会重新返回系统发售;

开车前15天,是退票高峰期;

开车前48小时和24小时,系统会放出部分剩余车票;

一般22点到23点是退票高峰;

每个停靠车站有一定比例的分配票额,如有未售完的票,开车前一天余票将再次出售。

另外,铁路部门也提醒互联网购票旅客登录中国铁路客户服务中心12306网站进行购票,以免第三方网站泄露个人信息。

假期外出旅游?这些景区优惠提前了解!

十一黄金周也是旅游旺季,对于不少已宅在家多月的民众来说,利用假期外出旅游是首选。

而各地为了提振旅游业、刺激消费,也在此前纷纷推出了景区票价优惠政策。湖北,山东、山西、云南等省份都出台了不同举措,吸引游客。

例如,8月8日起,湖北全省近400家A级旅游景区对全国游客免门票,全国疫情低风险地区游客,实名预约,测温、扫健康码后进入景区。

据报道,湖北的此次活动将一直持续到今年年底,包括“十一”黄金周在内。此外,湖北还通过设立旅游包机、旅游专列、旅游包团等项目奖补,欢迎省外游客入鄂。

在山东,今年8月1日起至年底,山东省的泰山、三孔、天下第一泉等81家国有景区将大幅降低门票价格,部分低至两折。

旅游大省云南此前也印发《通知》,明确“实行政府指导价的A级以上旅游景区,年内门票价格一律优惠50%”。目前,云南全省有137家A级旅游景区实行政府指导价。

假期防疫仍不可松懈!

十一长假带来的还有大规模的人口流动。

在疫情尚未完全结束的特殊背景之下,今年十一假期,铁路和旅游部门的防疫工作也丝毫不敢松懈。

事实上,铁路部门已经有了应对五一小长假、端午小长假、暑运等经验,防控网也在不断完善中。

例如,早在五一小长假期间,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就采取多项措施抓疫情防控和旅客运输服务。上海、上海虹桥和阜阳、阜阳西等站采用红外测温仪对进出站旅客进行体温检测,针对客流情况及时增开进出站测温通道。

在景区方面,预约、限流等措施也成为常态。

例如,在湖北,各景区要按照“限量、预约、错峰”开放要求,每日按照核定的日最大承载量的50%进行预约。

山西省文旅厅此前也发出提示:根据全国疫情防控常态化要求,广大游客务必“先预约、再出行”,并及时致电景区了解相关门票政策、预约预定具体程序、疫情防控要求和客流、周边交通等情况。

这个十一假期,

你打算去哪里?

评论区聊一聊!

编辑:

扫码下载

齐点淄博APP

扫码关注

齐点淄博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

齐点淄博抖音号

扫码关注

齐点淄博快手号

淄博市广播电视台主办

举报邮箱:ztzbs@163.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3-6212015

鲁公网安备 3703030200002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08号 鲁ICP备0905465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532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