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齐点淄博 > 淄博广电 > 声屏报

【警示】​很多孩子超爱的这种"网红车"事故频发, 中消协已发布消费警示!
中华宽带网 2020-07-20 17:47:42 字号:- +

近几年,电动平衡车十分流行。它依靠人体重心的改变,实现车辆的启动、加速、减速、停止。小区里、公园中甚至道路上时常可以看到它的身影。然而,在这些流行背后,电动平衡车引发的事故却频频发生……



“网红代步神器”竟是“马路杀手”?!


前不久,北京李女士11岁的外孙女看到小区里的孩子们都在骑电动平衡车,也想让姥姥给自己买一台。


但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外孙女在一次骑行过程中,电动平衡车突然发生晃动,将女孩“甩”了出去。她的额头、腰部、肘关节、膝盖依然留有当时摔伤的疤痕。 

李女士表示,在购买电动平衡车时,销售人员一直在强调产品的便利和优势,却没有提及产品的安全风险。 

李女士:我们在购买时,店员没有嘱咐注意事项,是否需要佩戴安全护具。教孩子使用时,孩子也什么都没戴,上来就骑。



孩子骑电动平衡车有多危险? 



记者调查发现,青少年因为骑行电动平衡车导致受伤的情况并不是个例。


据北京儿童医院顺义妇儿医院官网披露,今年5月,这家医院一位医生在值班期间就接诊了4位由于玩电动平衡车导致摔伤孩子。患儿的受伤部位主要位于头部、上肢、膝关节、踝关节,诊断主要为头皮血肿、头皮挫裂伤、肱骨远端骨折、踝关节扭伤等。

他们年龄最小的只有4岁,最大的也才10岁。这些伤者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骑行时都没有佩戴任何护具。 


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表示,骑电动平衡车摔伤或致其他安全事故,主要是因为电动平衡车的时速快,又没有物理刹车系统或防护措施。“青少年儿童把它当成运动玩具,上班族把它作为代步工具,违规骑行上路,很容易产生安全事故。”



设计时速超国家儿童玩具标准 



电动平衡车事故频发,但并没有影响它的热销。记者调查发现,一些电动平衡车经营者在销售时,往往只注重宣传产品的便利和优势,而对产品的风险警示和防护提示不足,让消费者忽视了安全风险。


记者走进一家售卖电动平衡车的实体店,销售人员一边向前来购买电动平衡车的家长介绍产品,一边带着孩子体验骑行。但记者注意到,体验骑行的孩子身上没有佩戴任何护具。 

记者:这种平衡车多大孩子可以骑? 

销售人员:他的腿只要能从中间跨过去,不卡人,就能骑。个高的孩子,4岁就能骑。 

销售人员告诉记者,他们销售的电动平衡车时速为每小时16千米,可通过手机App将速度限制在每小时10千米。 

据了解,在国家标准《玩具安全》中,对电动童车的速度限制为“在玩具通常坐立或站立的位置加载质量为(25±0.2)kg的负荷,测定的最大速度不得超过每小时8千米”。由于电动平衡车完全依赖于驾驶者重心的移动来实现加速、减速和转向,如果平衡车速度过快,极易因失去重心而导致摔伤。 



以青少年为主角进行宣传 线上销售火爆



记者进一步调查发现,电动平衡车在电商渠道销售也十分火热。

 

记者在一电商购物平台以“电动平衡车”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共找到4800多个相关产品,价格从几百元到上千元不等。

记者点击其中几款销量较高的产品,发现介绍多以儿童平衡车、智能操控、上手快、可代步、灯光音响炫酷等为卖点,宣传页面也多以青少年为人物主角。 

记者发现,一款标称为“儿童成人两轮电动扭扭车智能双轮体感车漂移车”的商品介绍中显示,这款产品不分年龄,只要体重在30-200斤之间都可以骑行,限速在每小时10千米。但在售后评价中记者看到,有多个儿童因骑行这款电动平衡车出现摔伤的情况。



电动平衡车不是儿童玩具 不能上路行驶



近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就电动平衡车发布消费警示:电动平衡车产品属性不明确,不当使用风险大。 


中国消费者协会工作人员表示,一些电动平衡车经营者对产品的风险警示和防护提示不足,甚至有一些产品在广告中展示的骑行人员也没有佩戴任何安全护具,很容易让消费者忽视安全风险。 


专家表示,电动平衡车不是儿童玩具,不建议为年龄较小的孩子购买。

电动平衡车作为代步工具,是否可以上路呢?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刘建军表示,电动平衡车不能在公路甚至高速公路上行驶。如果有人把它作为代步工具上路行驶,就是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

目前,北京、上海、南京、广州、武汉、成都等多地已经明确禁止电动平衡车上路。 


小编提示,使用电动平衡车的民众应尽量选择在广场、公园、生活小区等特定场所及非道路性的地方,不要进入公共道路,以免造成交通事故,给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造成危害。

视频👇

来源:《每周质量报告》、央视新闻


编辑:

扫码下载

齐点淄博APP

扫码关注

齐点淄博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

齐点淄博抖音号

扫码关注

齐点淄博快手号

淄博市广播电视台主办

举报邮箱:ztzbs@163.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3-6212015

鲁公网安备 3703030200002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08号 鲁ICP备0905465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5320121号